<育兒>Tristan兩歲的獨立小空間❤️ iloom。

天啊!時間飛快~Tristan 竟然已經2歲了!

部落格「育兒」這塊真的是好幾個月才會更新一次

因為Tristan很有個性,他是一個愛熱鬧但卻又不愛拍照的孩子

常常看到他一些可愛的反應,我一拿起手機他就會停止動作把頭轉開

所以後來我其實也越來越少把手機對著他

但是很奇妙的是,他卻不太會躲單眼相機的鏡頭 XD

所以要捕捉他自然的神情真的需要有攝影師在旁邊才行 ~~

Tristan從6個月以來就都自己睡自己的房間,六個月前是睡Chicco的 Next To Me

後來就睡恩典牌的嬰兒床,兩歲到了我們就決定要幫他換自己的大床了!

因為我一直希望培養小孩獨立自主的個性,習慣有他的自己的空間會幫助蠻大的

我們的租屋處不大,所以在添購家具的時候會特別注意這個傢俱是否可以隨著小孩一起成長轉化

還有他本身的收納空間也是考量之一

Tristan的房間就是這張照片那麼大,因為我們是租屋,所以沒有特別裝潢

用的傢俱也都是移動式的抽屜櫃,所以一開始就想要入手上下床鋪,

原因是可以更有效的運用空間做收納

iloom這個品牌在韓國是孔劉代言的,主打的設計就是讓iloom是臥床也是遊戲中心

讓小朋友可以安全的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

因為房間太小,正面無法把整張床拍進去,所以正面照我用官網的圖喔!

床有綠色跟粉色可以選~Tristan最愛的是綠色的恐龍,所以就挑選了綠色給他

這個配色還特別請來專門為精品包包設計調色的權威Nelly Rodi來操刀~

果然是看起來很舒服的色調

iloom希望傳遞「用愛讓生活更好」的品牌精神,

希望小朋友在遊戲的過程中學習獨立自主的能力,

所以床架組都是可以隨著年齡調整的,讓他成為孩子的遊樂基地,

iloom全系列商品都是使用綠建材中最高級的『E0』,

獲得由美國國家標準局制定推廣的GREENGUARD認証

所以小孩可以安全地使用

我的這張床是「Cabin」系列

iloom的「Cabin」系列有兩種床型,

一種是跟我一樣搭配樓梯櫃的,另外一種是搭配爬梯,

我選擇樓梯櫃的款式是因為多了收納的空間,畢竟小房子真的需要能多收納就多收納

它側邊可以放書跟小玩具,正面櫃子打開裡面也還有收納空間喔

iloom的床架完全看不到任何一個尖銳的角

每個方向的每個角落全部都是圓弧型的設計

所以不用擔心小朋友碰撞會造成危險

每個邊都是用醫療級聚氨酯安全泡棉緩衝材質,

柔軟的包邊可降低撞擊力~現在這個年紀的孩子總是很好動,

所以柔軟的包邊可以給孩子多一層保護。

側邊這塊床板可不是一般的床板喔

他是塗鴉板,無論是蠟筆、彩色筆都可以輕鬆地清除

塗鴉是小朋友刺激腦部發展一個很重要的遊戲

讓他可以在自己的空間內盡情揮灑自己創意是很重要的!

  Tristan剛過2歲還沒有完全聽得懂人話,

所以我目前是把床墊放下層,上層搭了一個帳篷,當作他的遊戲空間

同時也訓練他爬上階梯的熟悉度

一開始他會很害怕要大人牽才肯爬,

現在已經可以自己快速爬上很自在了

他也喜歡站在這裡當作小桌子,然後敲打著音樂書的鼓

收納櫃是做內收型把手,所以小孩開合也更安全,也減少碰撞的機會

 Tristan往上爬都很熟練,但是下來的時候會希望大人扶他

我會站在旁邊教導他要如何轉身下來,讓他自己學習

這張就是剛好拍到他在耍賴要大人抱他下來 XD  Tristan很愛上面的這個小帳篷,喜歡躲在裡面然後突然探出頭來玩 peek-a-boo

我很喜歡這個小帳篷的設計,讓Tristan有自己秘密基地的感覺

Tristan很bossy,會控制大人要坐在特定的位子

還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進去帳篷喔!要得到他的認可才行 XD

目前上床鋪就是Tristan 的遊戲空間,他爬上爬下的時候都會有大人看著

我預計大概再幾個月他比較聽得懂的時候在讓他睡上床鋪

下舖目前就是他的床喔!也是他收納所有娃娃的地方

iloom的床下鋪有挑高,所以他2歲目前的身高是可以自由走動的

等到大一點搬到上床鋪睡,下舖就可以變成小小的遊戲空間

也可以做收納用喔!!

兒童傢俱最害怕就是長大之後就不能用,iloom的好處是他多功能設計

一個小孩的時候一層是床一層是遊戲空間,

如果之後有第二胎可以上下床鋪睡兩個小孩

等到Tristan再大一點,上床鋪的部分可以直接拆下來變成單人床喔!

在添購傢俱的時候這點很重要,因為小孩真的大很快,

大型的傢俱一定要可以跟他一起成長才不浪費!

『雙人床、遊戲中心、收納專門、分床』多種功能=Cabin床架組!

更多資訊可以參考這裡喔 https://www.iloom.com.tw/

((此篇與iloom合作))

 

Post In Categories 育兒 | Baby, 個人 | Personal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